發揮U型硅碳棒模糊控制抗干擾性的缺點
電流限制原理,假設AI信號不變,當硅碳棒電阻隨溫度增加時,硅碳棒工作電流減小,電流負反饋信號隨之減小,比較綜合信號增大,可控硅導通角增大,硅碳棒工作電流受控增大,回到原來設定值;反之,當硅碳棒電阻隨溫度減小時,硅碳棒工作電流增加,電流負反饋信號隨之增大,硅碳棒工作電流受控減小,回到原來設定值。通過電流負反饋控制,溫度控制系統自動達到限流、穩定電流的目的。
根據上述對于控制策略的研究可知,為了能夠很好地對通過硅碳棒的電流進行限制,控制系統加入了電流內環調節,并采用傳統的PI控制策略作為電流內環的控制策略,其仿真結構框圖如圖6-1所示。
其中電流環輸入端IN1口與溫度調節器的輸出相連·IN2口為電流反饋信號,電流內環輸出端Outl與被控對象相連。電流內環的控制對象主要針對雙向可控硅和硅碳棒,由于硅碳棒電爐具有大滯后效應和較大的時間常數,相對式(6-1)所示的被控對象模型而言,電流內環所針對的控制對象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都可以近似看作是一個純的比例環節,將電流環對一個模型傳遞函數為比例環節的被控對象進行仿真可以得到電流內環的階躍響應曲線如圖6-2所示。
圖6-7采用硅碳棒模糊規則切換的方式,系統在大偏差時硅碳棒模糊控制器起主要作用,只有當誤差和誤差的變化均小時Pm控制器才起主要作用。故此雙模控制暫態時具有硅碳棒模糊控制的快速性,跟蹤性好的特點;穩態時具有線性PID的高精度特性,并實現了控制方式的平穩過渡,消除了閉值切換雙模控制在切換附近區域的波動,也克服了穩態時闡值切換沒有發揮硅碳棒模糊控制抗干擾性的缺點。
- 上一篇:處理硅碳棒模塊主要完成人機交互作用 2021-05-02
- 下一篇:進行程序硅碳棒流程的調試 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