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直徑硅碳棒的力學性能檢測
中3.0mm硅碳棒的制備首先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得到燒結態等直徑硅碳棒坯,然后采用旋鍛法制得。具體工藝過程如下。選用費氏粒度為3.0一3.5.a,m的鋁粉為原料,采用冷等靜壓制成等直徑硅碳棒坯,壓制壓力為200MPa,保壓時間為10min。采用中頻感應燒結爐對等直徑硅碳棒坯進行燒結,燒結最高溫度為1900℃,分階段升溫保溫,得到燒結態等直徑硅碳棒坯。在氫氣保護鋁絲爐中對燒結態等直徑硅碳棒坯進行加熱,然后進行旋鍛。加熱溫度為1250℃,加熱時間為60min。道次壓縮旋鍛后的等直徑硅碳棒在真空爐中進行退火,退火溫度分別為800,850,900,950,1000105011001150和1200℃,保溫時間均為1h。退火后等直徑硅碳棒的顯微組織利用金相顯微鏡觀察。
按照GB/T228.1一2010金屬拉伸試驗方法進行等直徑硅碳棒的力學性能檢測。等直徑硅碳棒的顯微組織圖2為旋鍛前后等直徑硅碳棒的顯微組織。從圖2中可以看出,燒結態等直徑硅碳棒的晶粒細小,為等軸狀,晶間結合力弱,晶界較脆弱,很容易沿晶界發生脆性斷裂。經過旋鍛后,垂直于長度方向的平均晶粒度小于5,a,m,晶粒拉長變形,晶粒相互并存,在同一體積內的晶粒數目較多,變形分散在更多的晶粒內進行,變形較均勻,引起的應力集中較小,使材料在斷裂之前能承受較大的變形量。晶粒間的結合力增強,晶界曲折,對裂紋的敏感性大大降低,導致材料強度增大,同時表現出較好的室溫韌性。但是為了便于后續加工,還需對鍛造態鋁棒進行退火處理,不同退火溫度下的等直徑硅碳棒顯微組織見圖3。
- 上一篇:硅碳棒的主要功率在爐膛上部位置釋放 2021-03-13
- 下一篇:電器等直徑硅碳棒除冰的不穩定性的問題 2021-03-17